★通过系统优化中医学专业基础和临床相关课程设置,使学生掌握较完善的中医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术;同时设置必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使中医学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西医学知识体系。
★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确保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中医经典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领悟。第一课堂开设《内经选读》、《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和《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让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中医经典知识。第二课堂通过常态开展“读经典·诵岐黄”活动,参与中医经典知识竞赛,组建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社团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激发中医学生读经典、爱中医的专业兴趣,巩固中医学生读经典、爱中医的专业思想。
★构建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促进学生适应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要求。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类别。通过各环节的实践教学,搭建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
贵阳中医学院建校50余年来,按照“适应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中医学专业人才”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遵循“优化课程设置,注重专业知识;强化经典学习,注重中医传承;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技能训练”的“三管齐下”的人才培养思路,根植于贵州以苗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土壤,融合苗医理论和实践体系,促进中医苗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面向基层输送卫生人才,构建独具贵州特色的中医(民族医)人才培养体系。
立足中医服务地方
重视经典教育传承,不断加强经典教学改革
贵阳中医学院一贯重视中医经典的教学与研习。从1979年王祖雄教授发表《谈谈<金匮要略方论>的学习方法》开始,学校就注重要求学生在经典学习中熟记重点条文、注重篇与篇之间的比较、注重四大经典的相互参阅;1980年学校提出老师备课的前提之一是要“了解教学对象的现有水平和教学课程体系的衔接”;同年春季开办了全省首届中医《温病学》、《伤寒金匮》进修班;1981年王全志、李万方主编《<内经>辨证法探讨》校内刊印,为国内中医辨证法思想研究的第一本专著;1983年王全志、李万方主编的《<内经>辩证法思想研究》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被省社科院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同年被中国自然科学辩证法研会评选为优秀论文;1989年丁启后、周洪进、丁丽仙整理的名老中医王聘贤先生遗著《伤寒论考评》由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2007年学校“以人为本,夯实经典,培养学生治学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获贵州省教育厅重大课题;2008年《金匮要略》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我校“四大经典”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2015年《中医药茶与养生》入选教育部视频公开课;2016年建成张仲景学术体悟馆,开展中医经典体悟式情境教学。
经过近四十年的积淀,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经典教学团队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拓宽思路,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先后开展了体悟式、案例式、情境式以及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及模式的改革,积极探索“微课”、“慕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课程资源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经典学习,巩固了专业思想、夯实了理论基础。
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多渠道提升经典学习能力
贵阳中医学院坚持把第二课堂作为提升学生经典学习能力及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要阵地,积极开展以“杏林学子岐黄之路”为主题的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开展“弘扬国学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读经典·诵岐黄”系列活动,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医经典诵读,以开设经典背诵选修课、组建成立以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为基础的“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社团”、广泛开展经典课程知识竞赛等活动,以竞赛和征文等为载体,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扩大经典学习影响力和覆盖面,构建“铁杆中医”人才的教育体系,努力达到“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目的。
2015年5月基础医学院“读经典·诵岐黄”活动获得全省优秀校园文化活动一等奖;2015年12月,我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读经典·诵岐黄”,入选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系列活动全国特色展示项目。同年,中医学专业学生团队荣获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二等奖;2016年又在全国《黄帝内经》征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参赛的15篇学生文章悉数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9项。
注重跟师传承,加强实践教学
贵阳中医学院积极推进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中医教育理念落实到2015版培养方案中,构建低年级学生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组建中医“四诊”实训室,以培养学生中医辩证思维能力;整合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药理学相关实验内容,开设《中医学实验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中医科研思维能力。开展生源地医学社会实践,让学生及早体验不同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氛围;鼓励低年级学生跟师门诊,让学生及早体悟中医诊疗之精妙。形成了“诵读、研疑、运用”的学习模式。
在后期临床实践中突出师承教育特色,设立国医大师工作室、国家级和省级名医工作室、中医流派工作室,打造“国医堂”诊室。建立了名、老中医带教本科生机制,制定了本科生“跟名师、读经典、重传承”的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系列制度和管理规定。将我校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临床思维汇集成册,选派本科生跟师学习,让跟师学生领略名师风采,感悟名师雅韵,强化中医辨证思维,传承传播中医意识文化。
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事业需求,培养特色鲜明的中医人才
贵阳中医学院不断探索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先后1985年中医学专业分化出针灸推拿学专业和中医专业(骨伤方向)对学生实行专业化培养。2000年之后又先后分化出中医英语、医用计算机、中医全科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培养了一批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中医高级人才。2015年4月我校成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之一,中医学专业成为了“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在2015年新修订的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对中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开设《中医四诊实训》、《机能学实验》、《实验中医学》等整合实验课程。还在卓越中医班探索实施“师承制”;在附属医院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及“床旁教学”。
探索农村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输送扎根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
贵阳中医学院积极探索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年前就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和“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初中起点五年制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获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开创了中医药高等院校面向“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培养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的一条新路,也使我校在面向地方培养人才的教育改革方面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招生类别和层次调整,我校虽然不再实施“初中起点五年制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一模式在其他高职大专院校得以继续,我校为面向农村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贵阳中医学院培养的一批又一批的中医学专业毕业生,成为贵州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力量,不少的毕业生工作在县及县以下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他们中涌现出了“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唐开文、“全国百佳志愿者”谌永业等很多服务基层的优秀毕业生。
融合民族医药丰富中医教学
重视民族医药的研究与传承
以苗族为代表的民族医药资源是贵州省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2016年7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将贵阳中医学院作为“民族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并授予贵州省“中国苗医药之乡”荣誉称号。
贵阳中医学院自建校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医人长期致力于民族医药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贵州民族医药理论,在民族医药的抢救、继承、研究、整理、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中医学教育教学中坚持融入民族医药,走特色中医药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具有民族医药特长的中医药人才,推动了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成就了一批民族医药人才,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初期,袁家玑、石仲香、杨济中、杨济秋、林修灏、李采兰等一批老专家,对贵州民族民间医药使用药物、秘验方进行了早期调查整理,为民族医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代表性成果有由我校已故老校长袁家玑教授主持编写的《贵阳民间药草》,杨济中、杨济秋主编的《贵州民间方药集》等。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陈德媛、冉懋雄、王厚安、廖姜淑、谭学林等老专家首次对苗族医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出版了《苗族医药学》专著,构建了苗医药的理论框架,为苗药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打下理论基础,开始了苗药的研究和开发。从90年代中期至今,有邱德文、崔瑾、杜江、潘炉台、赵俊华、汪毅、胡成刚等民族医药的骨干人才致力于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主编了《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中华本草苗药卷》等一批专著,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努力推向国际。
从1987年“贵州民间抗风湿药八角枫的药理研究”获省科学大会奖开始,贵阳中医学院民族医药科研成果已获各级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学校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奠定了基础。
将民族医药融入中医学教育教学
贵阳中医学院在中医学专业发展道路上,坚持吸取民族医学精华,将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民族医药融入中医学教育教学之中,丰富了中医教育,使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中医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拥有民族医药的一技之长,能够为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学校创始人、老校长袁家玑是将中医学与民族医药有效结合并加以利用的第一代中医人的杰出代表。上世纪三十年代袁家玑远赴北平学成归来之时,贵阳疫病爆发,袁老以其所学,结合贵州民族民间用药习惯,灵活组方遣药,化解疫情,得到社会广泛赞誉,也由此奠定了中医药民族医药融合的基础。袁老将历史悠久的苗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认识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经典认识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贵州地域特色的中医整体思维。在学校办学之初,袁老就将此整体思维应用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富含民族医药元素的中医教育。在师资建设中,他也特意在民族地区招选教师,王祖雄、肖海源等一代名医就是当时从贵州毕节等少数民族地区来到贵阳中医学院,共同推动了我校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中医教育教学。
近年来,贵阳中医学院在推进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将民族医药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临床,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从2007年开始,我校就在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系统地将《苗医基础》、《苗医药发展史》、《苗族文化》等相关内容作为选修课纳入课程管理。2015年又在新修订的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苗医学基础》、《苗医临证经验集萃》等课程设置为“限制性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与中医类课程相辅相成,融合互补,加强了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民族医药文化和学术熏陶,使他们的中医临床诊疗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临床适用技能更加丰富。
学校还要求学生自主研习苗医药相关知识,着力提高学生的苗医学素养;通过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这一平台,推行民族民间医(药)师师承教育新模式,使学生的民族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效衔接,积极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新途径。
以民族医药丰富临床实践教学
在贵阳中医学院各临床实习基地尤其是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中,民族医药内容均在临床教学和医疗实践中得到有效体现,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见习、集中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都涉及到民族医药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都要学习与民族医药相关的知识与临床实用技术,为毕业后从事医疗工作打下宽泛的基础。
第一附属医院设有苗医专科病房与门诊,接受中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见习;第二附属医院成立了侗医药研究中心,开设了侗医专科门诊,接受中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见习。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注重把民族医药的验方和治法应用到医疗实践,对于肛肠病的术后恢复、慢性结肠炎、跌打损伤、慢性盆腔炎、黄斑病变以及阴虱、乳腺增生等20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并将其纳入临床教学指导学生。此外,一附院还承担了全省民族民间医师的考核和培训,为各民族地区医疗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
经过系统的民族医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以苗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理论,从而更好地适应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背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时代背景下对特色中医人才的需求。多年来,贵阳中医学院共面向贵州全省各地输送了大批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中医专门人才,贵州省从事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与临床医疗的骨干人才,基本上出自该校;贵州三家独立的以临床研究为主的民族医药研究所和一所苗医医院,所(院)长(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郭伟伟、黔南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文明昌、台江苗医药研究所的所长龙千里、凯里市苗医医院院长王政),均系贵阳中医学院毕业生。